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来源.方法:以丹参素、原儿茶醛为指标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法鉴定丹酚酸.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并非丹参固有成分,随煎煮时间增加而增加,而丹酚酸B随煎煮时间增加而减少.结论:丹参素、原儿茶醛是丹酚酸B的降解产物.
推荐文章
丹参药材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的HPLC测定法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含量测定
HPLC
RP-HPLC测定通脉粉针剂中丹参素及原儿茶醛的含量
通脉粉针剂
丹参素
原儿荼醛
RP-HPLC
HPLC法同时测定心复康口服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HPLC法
心复康口服液
丹参素
原儿茶醛
丹参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微波提取
正交设计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来源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天然药物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法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19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84 1651 19.0 26.0
2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205 6600 48.0 68.0
3 徐德然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35 756 16.0 27.0
4 胡军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3 96 2.0 3.0
5 王长江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4 11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66)
二级引证文献  (348)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4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3(6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4(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5(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6(4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7(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天然药物
双月刊
2095-6975
32-1845/R
南京童家巷24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985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