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法观测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正畸矫治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特别是上颌骨的位置变化.方法对6例采用正畸联合牵引成骨术前牵引矫治严重上颌后缩的患者,采用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法进行研究.以S点为基准,重叠头影侧位定位片上的SN连线,并将治疗前的OLp线转移到治疗后的定位片上,测量8项指标.结果覆盖平均由-6.37 mm变为1.9 mm,平均增大8.27 mm,统计学分析差别有显著性(P<0.01);上颌骨平均前移2.27 mm,治疗前后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切牙切缘平均前移4.97 mm,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切牙舌倾,下颌骨有一定程度的向下向后旋转.结论 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法,可以很明确的反映上颌后缩以联合法矫治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在矢状方向上的位置变化.本研究中,上颌后缩患者反(牙合)的矫治主要因上颌骨、上切牙的前移而解除,但下颌骨和下切牙位置的变化,提示选择适应证时应避免上颌后缩同时伴有高角和(或)下颌后缩的患者.
推荐文章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同期正畸治疗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
正畸
口腔正畸和牵引成骨联合治疗骨性上颌后缩的护理
口腔正畸
牵引成骨术
骨性上颌后缩
护理
牵引成骨矫治硬腭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牵引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骨缺损
牵引成骨术治疗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后缩
牵引成骨术
唇腭裂
外科正畸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牵引成骨术联合正畸矫治骨性上颌后缩的硬组织变化
来源期刊 广东牙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ancherz分析法 头影测量 牵引成骨 上颌后缩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2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245.2005.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国华 华中科技大学职工医院口腔科 2 0 0.0 0.0
2 蒋琳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8 20 3.0 4.0
3 胡宏娥 湖北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ancherz分析法
头影测量
牵引成骨
上颌后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疾病防治
月刊
2096-1456
44-1724/R
大16开
广州市江南大道南366号
46-22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6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