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海马脑片体外长期培养方法.方法取出生后10 d的新生大鼠海马,切成300 μm厚的脑片,转至带有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培养期间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MTT法鉴定组织活力,免疫组化法观察胶质细胞对损伤的反应,电生理反应以检测神经细胞功能.结果培养海马脑片逐渐变薄,5 d后结构清晰,细胞形态完整;MTT法显示培养40 d内的海马组织均能保持高摄入MTT能力;在Schaffer侧枝给予单脉冲刺激,于CA1区能接收到完整的群峰电位;谷氨酸导致胶质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高表达.结论本方法培养40 d的海马脑片具有正常的活力和功能.
推荐文章
不同培养基对海马脑片活性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的影响
海马
脑片
微管相关蛋白tau
乳酸脱氢酶
羟丁酸钠在大鼠海马脑片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
羟丁酸钠
γ-羟基丁酸受体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内钙
一氧化氮合酶
石杉碱甲对大鼠海马脑片CA1神经元θ节律及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大鼠
海马脑片
锥体神经元
θ节律
长时程增强
石杉碱甲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改进
细胞培养
海马神经元
鉴定
免疫荧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大鼠海马脑片培养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海马 海马脑片,培养的 模型,动物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5.2
字数 3593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小南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8 110 6.0 10.0
2 陈汝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9 185 9.0 12.0
3 何进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 13 2.0 3.0
4 余剑平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1 29 4.0 4.0
5 汪雪兰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2 249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马
海马脑片,培养的
模型,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月刊
1000-3002
11-1155/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14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241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