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近年在辽西北票-义县地区的研究,在该区首次发现了多处湖盆环境水下急速冷却机制形成的淬碎熔岩(不同于一般的枕状熔岩),这些淬碎熔岩分别与义县组中不同层位的沉积夹层伴生,其就位年龄应分别代表着相应沉积夹层的年龄.淬碎熔岩分布的主要层位是在北票义县组四合屯(尖山沟)沉积层的上部,义县地区义县组砖城子沉积层的中部、大康堡沉积层上部.即出露于北票四合屯观察哨南侧,义县金家沟、腰马山沟、二道河子、上下崔家沟、陶西沟北部、大康堡地区.本淬碎熔岩的发现及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解决一直争论中的北票地区义县组和义县地区义县组的对比问题提供依据,还将为进一步正确厘定义县组的范畴、火山活动规模和火山岩层的厚度,探讨义县地区义县火山旋回主喷发期跨越的时限,进而为探讨辽西地区主体引张作用的时限提供重要证据.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碎斑熔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碎斑熔岩
晚侏罗世
大兴安岭中段
柴河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西义县组中淬碎熔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与资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淬碎熔岩 义县组 北票-义县地区 地层对比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4,2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88.1|P534.52
字数 3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947.2005.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少林 15 329 8.0 15.0
2 李之彤 22 484 11.0 22.0
3 杨芳林 12 230 8.0 12.0
4 郑月娟 17 212 7.0 14.0
5 王五力 10 214 7.0 10.0
6 张宏 6 158 5.0 6.0
7 张立君 11 19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7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淬碎熔岩
义县组
北票-义县地区
地层对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与资源
双月刊
1671-1947
21-1458/P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80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