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1997~2004年长江口凤鲚捕捞量建模进行了研究,对多个相关因子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和GM(1,1)模型.最优回归预测方程为y=-0.9933+0.4547X1+0.8617X2+0.6117X3;最优时间响应函数为X1(t+1)=-60.3823 e-0.0169t+61.4493.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适合于以丰富的参数精确预测当期捕捞量,而GM(1,1)预测模型则可以少量参数对捕捞量进行中长期初步预测,两者结合可以加强对凤鲚捕捞的科学管理.
推荐文章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长江口
潮流
悬沙
底沙
数学模型
长江口凤鲚的资源评价
长江口
凤鲚
生物学特征
渔获量
资源密度
最大持续产量
长江口边界拟合坐标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
潮流
边界拟合网格
三维数学模型
长江口
长江口刀鲚渔汛特征及捕捞量现状
长江口
刀鲚
汛期
水温
潮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两数学模型对长江口凤鲚捕捞量建模初探
来源期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长江口 凤鲚 多元回归模型 灰色模型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32.4
字数 3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30X.2005.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敏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0 545 13.0 20.0
2 徐东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4 567 13.0 23.0
3 刘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8 574 13.0 23.0
4 施炜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30 789 14.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口
凤鲚
多元回归模型
灰色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6-4730
33-1404/P
大16开
浙江省舟山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1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