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从种胚形态、种皮障碍、内含物变化等多方面,探讨板栗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种胚发育不成熟是板栗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板栗种胚长度逐渐增长,子叶与胚轴和胚根长度的比值也逐渐增大;种皮对板栗种子萌发有一定机械束缚作用,去皮程度越高,板栗种子的发芽率也越高;沙藏过程中,种皮中P-香豆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认为P-香豆酸可能是抑制板栗种子萌发的另一个原因,而种仁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板栗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进行处理,证明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存在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6种松树种子休眠原因研究
松树
种子休眠
休眠原因
乌桕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研究
乌桕
种子休眠
低温层积
内源抑制物质
赤霉素
腊肠树种子休眠与解除的方法研究
种子休眠
腊肠树
破除休眠
抑制物质
白菜种子发芽测定
凤丹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凤丹
种子
休眠
萌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燕山红栗种子休眠与种胚形态、种皮及内含物的关系
来源期刊 西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燕山红栗 种子 休眠 P-香豆酸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
字数 3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05.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素娟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0 833 14.0 24.0
2 白柯君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37 1.0 1.0
3 石青莲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3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37)
二级引证文献  (19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燕山红栗
种子
休眠
P-香豆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1914
53-1218/S
云南昆明小坝白龙寺3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