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常规的室内生测和生化方法,开展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作用机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5mg/L浓度的三种支链氨基酸即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能完全恢复丙酯草醚对高粱茎的生长抑制作用,而添加相同浓度的单一支链氨基酸只能部分消除其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丙酯草醚IC50>100mg/L,而双草醚IC50值为10-5~10-4mg/L,说明丙酯草醚对离体ALS没有抑制作用;活体条件下,丙酯草醚对AL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降低,对ALS的抑制作用增加.因此,丙酯草醚使植物体内必需的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仍然属于ALS抑制剂,但其作用方式不同于磺酰脲类和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等典型的ALS抑制剂,它类似于前体农药,即在植物体内通过代谢活化来发挥作用.
推荐文章
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微量合成
丙酯草醚
除草剂
微量合成
丙酯草醚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丙酯草醚
残留
油菜
土壤
大麦对新除草剂丙酯草醚敏感反应的生理作用和细胞学特性
大麦
丙酯草醚
乙酰乳酸合成酶
蛋白含量
光合系统
显微结构
有丝分裂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作用机理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作用机理 丙酯草醚 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ALS活性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7-7518.2005.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军 38 330 10.0 17.0
2 陈杰 23 435 11.0 20.0
3 付群梅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4 73 3.0 4.0
4 袁军 4 63 3.0 4.0
5 刘继东 1 4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49)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2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2(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作用机理
丙酯草醚
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ALS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学报
双月刊
0577-7518
11-1983/S
16开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82-620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