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研究了纳米晶镁铝水滑石Mg6Al2(OH)16CO3·4H2O与Mg(OH)2的液相法制备及其物相变化.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在制备温度分别为30 ℃的低温和190 ℃的高温,可获得纯度大于99%的氢氧化镁针状纳米晶,在45~150 ℃的中间温度范围,可获得纯度大于99%的镁铝水滑石针状纳米晶.合成温度由35 ℃提高到45 ℃时,生成物相由氢氧化镁变成镁铝水滑石相;合成温度由170 ℃提高到190 ℃时,生成物相由镁铝水滑石相变成氢氧化镁相.提出低温时生成物的变化与瞬间生成无定形态的Mg(OH)2有关,无定形态的Mg(OH)2沉淀为Al13(OH)7+32中铝离子以及CO2-3扩散进入Mg(OH)2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高温时生成物的变化,是由于温度的升高,使含结晶水的镁铝水滑石纳米晶中间层中的高极性水分子堆积所要求的一定的物理条件受到破坏所致.
推荐文章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原位改性
表面活性剂
改性
沉降
氢氧化镁
制备
活性氢氧化镁水热改性制备分散性氢氧化镁
活性氢氧化镁
焙烧
水化
水热改性
分散性
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与应用
氢氧化镁
晶须
阻燃剂
高温沉淀-水热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性能
水热处理
沉淀法
氢氧化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滑石与氢氧化镁纳米晶的液相法制备及其生成机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氢氧化镁 针状纳米晶 生成机制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2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5.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洪才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6 779 15.0 23.0
2 陈寿田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95 1522 23.0 33.0
3 任庆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 22 302 10.0 17.0
4 罗强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一系 20 193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镁铝水滑石
氢氧化镁
针状纳米晶
生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