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1933年岷江上游叠溪地震诱发的地面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入手,系统阐述了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分带的典型特征,归纳总结了高地震烈度区斜坡变形破坏的空间发育分布规律;重点从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与发震机制和应力场的成生关系方面,分析探讨了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的成因机制,阐明了1933年叠溪地震造成震区不同区带斜坡变形破坏类型和变形破坏强烈程度差异之原因,充分揭示了内生地质作用对浅表生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
推荐文章
岷江上游堰塞湖沉积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成因讨论
软沉积物变形
震积岩
古地震
堰塞湖
岷江
岷江上游叠溪混杂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堰塞湖
混杂堆积体
溃坝堆积
沉积特征
溃决洪水
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松坪沟地震山地灾害与生态环境保护
地震
山地灾害
堰塞湖
演化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
岷江上游典型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其易发性评价
岷江上游
泥石流
易发性评价
可拓模糊物元
严重程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岷江上游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岷江叠溪 地震滑坡与崩塌 斜坡变形破坏 分区分带特征 成因机制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7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5.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兰生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106 2816 27.0 50.0
2 许向宁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1 210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岷江叠溪
地震滑坡与崩塌
斜坡变形破坏
分区分带特征
成因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