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COD、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开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脱氮-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单元的作用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BOD5、NH3-N、E260(紫外260 nm处吸光度,代表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2%、87.2%、75.3%.
推荐文章
物化-生化-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实例
垃圾渗滤液
混凝沉淀
生化处理
反渗透
生化-物化法处理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光谱特征
垃圾渗滤液
溶解性有机物
分级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微电解-UASB组合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
微电解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垃圾渗滤液
电絮凝
渗滤液循环
化学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磷酸铵镁沉淀法 生物处理 混凝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6-759,7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3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080.2005.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庆祥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0 1941 23.0 43.0
2 曹国民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5 1055 16.0 32.0
3 尚爱安 美商生化科技公司上海代表处 6 512 6.0 6.0
5 孙贤波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2 958 17.0 29.0
6 徐美燕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0 309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0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垃圾渗滤液
磷酸铵镁沉淀法
生物处理
混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