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1964~1977年六次揭河底冲刷洪水来源,除1970年8月一次洪水来源为府谷吴堡区间的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粗沙区暴雨洪水外,其它五次均为吴堡龙门区间的暴雨洪水.渭河1964~ 1992年七次揭河底冲刷洪水均为泾河的高含沙量洪水,主要来自马连河、蒲河和红河.黄河、渭河的揭河底冲刷的共同点是高含沙量大洪水,长河段的自上而下的沿程主河槽冲刷.黄河小北干流主河槽宽浅,单宽输沙率小,冲刷河段短,均未超过潼关;渭河主河槽窄,单宽输沙率大,冲刷河段长,1966年、1977年均发展到潼关和(土)(古)(土)(大)(寸)与溯源冲刷交会,导致潼关1000 m3/s水位降低1.0~2.3 m.
推荐文章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揭河底规律分析
高含沙水流
揭河底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
2017年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分析
"揭河底"
高含沙洪水
临界判别条件
黄河
“揭河底”冲刷对河道和工程的影响分析
揭河底
河道工程
影响
防护措施
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冲刷对策探讨
揭河底
监督预报
河道治理
水土保持
黄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揭河底冲刷现象分析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揭河底冲刷 溯源冲刷 主河槽 同流量水位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V142
字数 5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68-155X.2005.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龙渊 2 14 1.0 2.0
2 朱英明 3 23 2.0 3.0
3 张成 2 18 2.0 2.0
4 席占平 2 16 2.0 2.0
5 刘彦娥 1 14 1.0 1.0
6 胡念霞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揭河底冲刷
溯源冲刷
主河槽
同流量水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