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周期注水是开发灰岩储层低渗透基质中原油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于亲油储层效果较差.对基质含水饱和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质含水饱和度变化特征方程,提出了周期注水与润湿反转技术相结合的开采方式.利用油湿灰岩裂缝模型,在注入水中加入低浓度具有润湿反转能力的季胺类物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了周期注水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TAB可使油湿灰岩储层的表面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基质毛管的自吸及滞水排油能力增强,周期注水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推荐文章
海上低渗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影响实验研究
海上油田
低渗储层
水质影响
非均质灰岩储层可变模型测井评价
测井评价
碳酸盐岩
非均质性
储层分类
孔喉结构
萨北开发区萨零组储层注水开发
萨零组储层
油藏特征
敏感性
注水
裂缝性藻灰岩储层识别技术研究
测井解释
藻灰岩
裂缝
成像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阵列感应测井
储层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湿灰岩储层中季胺类物质对周期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基质灰岩 裂缝 油湿储层 润湿反转技术 周期注水 模拟实验 季胺聚合物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6
字数 40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5.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杰 9 93 7.0 9.0
2 叶仲斌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121 1226 19.0 26.0
3 岳湘安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87 888 15.0 23.0
4 魏发林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0 267 9.0 16.0
5 庞宏伟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8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基质灰岩
裂缝
油湿储层
润湿反转技术
周期注水
模拟实验
季胺聚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