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典型剖面模型,在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气驱时机、段塞尺寸、气水段塞比、注入速度等因素对于改善开发效果均存在最佳取值,现场应用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该区块最佳转气驱时机为注水0.4Vp(总烃类孔隙体积)后,最佳注入段塞尺寸为0.05Vp~0.1Vp,最佳气水比为1:1,合理注入速度为30~45 m3/d,建议注气时各油层全部射开.
推荐文章
泉28断块注天然气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天然气驱
数值模拟
相态拟合
采收率
参数优化
鲁克沁油田鲁2块水驱后天然气气水交替驱油模拟研究
鲁克沁油田鲁2块油藏
深层稠油
水驱后油藏
天然气气水交替驱
数值模拟
大庆榆树林油田天然气驱油研究
榆树林油田
天然气
采收率
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混相驱油
天然气
最小混相压力
混相
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水交替驱 非混相驱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采收率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7
字数 2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5.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冰 6 45 3.0 6.0
2 张艳玉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6 147 7.0 11.0
3 李洪君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7 110 7.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6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水交替驱
非混相驱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