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VEP检测方法观察内斜视眼的鼻侧视网膜抑制现象在弱视治疗后的改变.方法对34例完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进行一般视功能及多导图形VEP检测,并与24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内斜视眼:治疗前,半视野刺激VEP鼻侧视网膜潜伏期较颞侧延长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视野刺激VEP地形图偏向患眼鼻侧.治疗后:视力及视功能均改善,鼻颞侧视网膜潜伏期差值较治疗前缩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VEP地形图偏态分布有所恢复.结论内斜弱视眼的鼻侧视网膜抑制现象随弱视治疗进展存在逐渐恢复趋势.
推荐文章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临床观察
屈光
调节
内斜
弱视
儿童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屈光性
调节性
内斜视
儿童
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多导视觉诱发电位临床研究
调节性内斜视
弱视
视觉诱发电位
儿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完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多导图形VEP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VEP 斜视 弱视 视网膜抑制 儿童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34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28X.2005.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超英 30 67 5.0 6.0
2 滑会兰 17 46 4.0 5.0
3 苏鸣 42 133 6.0 8.0
4 任生刚 23 72 5.0 7.0
5 陈璐 28 109 6.0 8.0
6 李彦存 11 44 3.0 6.0
7 张保利 12 6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EP
斜视
弱视
视网膜抑制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季刊
1005-328X
11-3256/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1号
82-5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