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h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确定为能引起人类癌症的Ⅰ类致癌物1.然而,这一主要基于流行病学研究2得出的结论亦引发了一些争议.首先,一种观点认为幽门螺杆菌仅仅是其他暴露的标志物.尽管随后在动物、人体以及组织培养中进行的研究揭示了幽门螺杆菌引发癌变的可能机制,但是反对者仍然坚持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只是掩盖了真正病因的一种混淆因素.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所以发现这样的混淆因素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