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栖萤火虫条背萤Luciola substriata(Gorh.)发出单脉冲周期性特异闪光信号进行求偶.室外观测发现,在23 ℃、86%RH时,雄萤飞行求偶闪光信号脉冲闪光持续时间为0.52 s,间隔时间为0.28 s,闪光信号的最大亮度为0.6 lx;雌萤求偶信号周期为0.67 s,最大亮度为0.4 lx.雄萤发出求偶信号0.22 s后,雌萤发出两个连续的回应信号.第一个回应信号为0.49 s,第二个为0.41 s,两个回应信号的间隔时间为0.11 s.雄萤发现雌萤回应信号后,降落至离雌萤5~10 cm处,继续发出闪光信号,但闪光脉冲频率减小,闪光脉冲时间为1.23 s,间隔时间为0.50 s.条背萤交配时呈"V"或"一"字形交配姿势.
推荐文章
条背萤的形态和生物学研究
条背萤
形态
生物学
水栖萤火虫
闪光求偶节律
萤光光谱
褐背小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褐背小萤叶甲
生物学特性
蓼科杂草
湿度对褐背小萤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褐背小萤叶甲
相对湿度
生长发育
环境温度和光周期对枣尺蛾求偶行为的影响
枣尺蛾
环境温度
光周期
求偶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条背萤的闪光求偶行为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条背萤 水栖萤火虫 求偶行为 生物发光 两性闪光通讯交流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害虫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65
字数 3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5.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朝亮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 224 2383 23.0 34.0
2 付新华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 22 143 7.0 11.0
3 王余勇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研究所 4 4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条背萤
水栖萤火虫
求偶行为
生物发光
两性闪光通讯交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