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微爆破模式对前房能量释放与超声时间的影响.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1例(226眼),随机分为微爆破组105例(113眼)与常规连续超声组106例(113眼).方法两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微爆破模式组爆破幅度为30ms,负压为220mmHg,超声能量为60%;连续超声模式组负压为210mmHg,最大超声能量为60%.主要指标术中有效超声能量、超声时间,术后第1天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水肿程度.结果微爆破组和连续超声组,核硬度Ⅰ~Ⅲ级时,术中有效超声能量分别为(3.52±1.58)%,(17.10±7.77)%;超声时间分别为(0.17±0.29)分,(0.99±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的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75眼(79.8%),62眼(65.3%).核硬度Ⅳ~Ⅴ级时,术中有效超声能量分别为(3.95±1.22)%,(17.33±8.06)%;超声时间分别为(0.25±0.28)分,(1.35±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的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9眼(47.4%),7眼(38.9%).所有术眼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程度,微爆破组均较连续超声组轻微.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运用微爆破模式,对乳化吸除Ⅰ~Ⅲ级核具有优势;对于Ⅳ~Ⅴ级核,联合拦截劈核技术,也能明显减少前房内能量的释放.
推荐文章
爆破能量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乳化
硬核白内障
爆破模式
连续模式
岩爆破坏过程能量释放的数值模拟
岩爆
数值模拟
应力-应变特性
岩石动态特性对爆破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
采矿工程
爆破
EEMD
爆破振动
能量
近距离岩体微震动与爆破振动的能量辨识
微震监测
CEEMD
能量分布
信号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爆破模式对前房能量释放的影响
来源期刊 眼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爆破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能量释放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6
字数 30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469.2005.03.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爆破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能量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
双月刊
1004-4469
11-3025/R
大16开
北京崇内后沟胡同17号
82-578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