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连续2年对岩桂人工林主要生长区降雨、地表径流、泥沙含量的观测和3种栽培模式水土流失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2个重要结论:①3年生林分与2年生林分比较,水土流失大为减少,岩桂纯林模式水土流失减少了91.81%,岩桂+白犀草模式减少水土流失为88.97%;②林草栽培模式较农耕地模式水土流失减少,岩桂纯林和岩桂+白犀草混交林模式水土流失均比未停耕农耕地有较大程度减少,2年生岩桂纯林水土流失减少35.3%,岩桂+白犀草混交林水土流失减少34%,3年生岩桂纯林水土流失减少88.11%,岩桂+白犀草混交林水土流失减少83.67%.
推荐文章
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监测
3S技术
4D技术
水土流失监测
桉树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研究
桉树人工林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养分损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指标体系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浅析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桂人工林水土流失监测及效益评估
来源期刊 中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岩桂人工林 水土流失 监测 评估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14.7
字数 5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05.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永丽 34 219 9.0 13.0
2 刘福云 9 278 6.0 9.0
3 王准 9 4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桂人工林
水土流失
监测
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月刊
1673-923X
43-1470/S
大16开
湖南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1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