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剪切应力对血小板细胞骨架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物理作用下血小板活化机制.方法:利用锥板式血小板聚集仪、SDS-PAGE方法及Fura-2/AM法观察剪切应力对血小板聚集、细胞支架和胞浆内[Ca2+]i变化.结果:剪切前肌动蛋白纤维含量为(40.16±15.03)%,细胞内[Ca2+]i浓度为(29.88±8.89)nmol/L,低剪切与高剪切作用1 min后肌动蛋白纤维含量分别达(47.42±18.00)%与(48.62±18.04)%,而细胞内[Ca2+]i浓度升高达(57.32±18.32)nmol/L及(128.28±56.28)nmol/L,与剪切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此外,钙调蛋白抑制剂阻碍血小板肌动蛋白纤维的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结论:剪切应力作用下血小板发生了肌动蛋白纤维含量及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增高,并与剪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存在着平行关系,物理作用对体内血栓形成的机制有助于对血栓形成和一级康复干预的进一步认识.
推荐文章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银杏总内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小板粘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银杏叶提取物
血小板粘附
血栓
水杨梅根黄酮类成分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水杨梅根
黄酮类
血小板聚集
血栓
信号通路
阿司匹林-烟酰胺-锌络合物对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阿司匹林-烟酰胺-锌络合物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血栓烷B2
6-酮前列腺素F1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剪切应力作用下血小板活化反应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应力,物理 细胞支架 血小板活化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5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09.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承鑫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30 204 8.0 13.0
2 张民花 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2 2 1.0 1.0
3 汪及元 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栓形成
应力,物理
细胞支架
血小板活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