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热极化可以使中心对称的熔石英光纤中产生二阶非线性效应和线性电光效应.为了解各热极化过程参量对热极化产生的线性电光效应的影响,利用全保偏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构造了一套光纤热极化的实时线性电光效应测试系统,并利用其进行了光纤热极化全过程的监控测试.在线测试了热极化过程的一些参量,例如极化电压、极化时间、以及极化温度等对热极化光纤中产生的线性电光效应的影响.实时测试研究表明,在光纤中施加尽可能高的极化电场将可能在光纤中产生较高的线性电光效应.对侧边抛磨光纤结构的热极化器件,考虑到器件的抗强电场击穿能力,可选用3.0~4.0 kV左右的极化直流电压.当施加3.0 kV左右的极化电压时,热极化优化时间约为16 min,最佳热极化加热温度约为190℃.
推荐文章
光纤的熔接与测试
光纤熔接
光纤测试
OTDR
熔接测试记录表
光纤缺陷实时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
光纤缺陷
快速检测
形态特征
AdaBoost级联分类器
光纤陀螺测试系统设计
光纤陀螺
测试系统
串行通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纤热极化过程的实时测试研究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电光效应 极化光纤 热极化 实时测试 光纤干涉仪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光纤光学与光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253
字数 3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239.2005.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庞其昌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 37 558 11.0 23.0
2 廖延彪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101 1959 25.0 39.0
3 高应俊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 24 224 10.0 14.0
4 陈哲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 55 482 14.0 20.0
5 张工力 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 9 19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纤光学
电光效应
极化光纤
热极化
实时测试
光纤干涉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