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δ型二氧化锰对Cu2+和Pb+的吸附及竞争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的pH值、温度、盐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以及盐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二氧化锰对单一体系中Cu2+和Pb2+的吸附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的△G°均为负值,△H°大于零,表明该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二氧化锰对Cu2+和Pb2+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共存离子的存在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Pb2+对Cu2+的吸附影响很大.二氧化锰对Cu2+和Pb2+的吸附强弱顺序为Pb2+>Cu2+.
推荐文章
腐植酸对二氧化锰降解环境雌激素的影响研究
腐植酸
二氧化锰
降解
环境雌激素
化学二氧化锰制备中粗二氧化锰的氧化研究
化学二氧化锰
粗二氧化锰
氯酸钠
化学二氧化锰研究进展
化学二氧化锰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锰对铜、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二氧化锰 铜离子 铅离子 吸附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33.2005.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润平 郑州大学化学系 64 1132 21.0 31.0
2 邹卫华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20 309 10.0 17.0
3 刘晨湘 郑州大学化学系 12 89 4.0 9.0
4 江利 郑州大学化学系 1 4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172)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锰
铜离子
铅离子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1-6833
41-1339/T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36-2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8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