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桂中凹陷大地构造条件特殊,其北为桂北台隆,与扬子地台接壤,其西与右江再生地槽连接,其东和南与大瑶山隆起相连.在区域性范围内,广西大部分铅锌矿床分布于桂中凹陷的边缘.其中,河池-南丹成矿带几十个大-中型和特大型铅锌铜矿床位于凹陷的西部及西北部边缘,在凹陷的东南部和东部边缘有武宣-象州成矿带的几十个大-中型和特大型铅锌铜矿床,在凹陷的南、北和东南、东北部边缘地带则连续分布着宾阳、贵县、锡基坑、北山、泗顶等若干个大-中型铅锌铜矿床.在矿区范围内,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不整合面附近、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岩体的周围、沉积岩相变带、不同岩性接触面等.不论在宏观的区域范围内,还是在微观的矿区范围内,矿床的成矿作用和分布明显受到地质界面的控制,其主要特征与美国MVT铅锌矿床相似.地质界面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汇集、传递、转化和释放的地带,是地球物质变化、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的部位,也是成矿作用发生的场所.桂中凹陷与周边地质构造单元接合处的地质界面是"MVT型"铅锌矿床形成的有利地段.
推荐文章
红墩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阿勒泰镇组
红墩
地质特征
热水沉积矿床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铅锌矿床
含矿层位
铅锌矿床
成因类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质界面对桂中凹陷区铅锌矿床的控制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质界面 MVT型铅锌矿床 成矿规律 控制意义 桂中凹陷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与数学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57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2383.2005.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明安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8 547 14.0 21.0
2 曹新志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41 658 15.0 24.0
3 张科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7 48 3.0 6.0
4 徐伯骏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17 221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0)
二级引证文献  (204)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界面
MVT型铅锌矿床
成矿规律
控制意义
桂中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
月刊
1000-2383
42-1874/P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38-8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0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