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以往常用的丁坝绕流流场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建立了边界拟和曲线坐标变换下的平面二维变水深流函数-涡量数值模型.给出的坐标变换可用于三维;计算紊动扩散系数采用F分布,模型可用于变水深情况.用本文的模型,研究了单个丁坝与不同个数、不同形式的丁坝群产生的流速场与涡量场,给出涡量与局部冲刷坑范围及最大冲深部位.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流函数、涡量、流速合乎规律;丁坝坝头处涡量较大,是形成冲坑的主要原因.方法较通常紊流模型及原参数解简便,为丁坝绕流及局部冲刷坑的数值模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推荐文章
天然河道丁坝群局部冲刷三维数值模拟
丁坝群
天然河道
三维数值模拟
局部冲刷
感潮河段丁坝局部冲刷三维数值模拟
往复流
单向流
局部冲刷
数值模拟
桥墩冲刷坑的三维流场测量与数值模拟
桥墩局部冲刷坑
ADV流速仪
拦沙坝
数值模拟
紊动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丁坝绕流及局部冲刷坑二维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丁坝 流函数-涡量法 局部冲刷坑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水利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1
字数 28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87.2005.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邦民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1 247 10.0 15.0
2 冯民权 5 12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丁坝
流函数-涡量法
局部冲刷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9-3087
51-1773/TB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1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