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消化内分泌角度探讨儿宝颗粒及不同剂量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胃肠内P物质(S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饮食不当法"将幼龄大鼠喂养成小儿厌食症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探讨不同剂量儿宝颗粒治疗后各组胃肠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SP在胃和肠中的含量变化与差异.结果模型大鼠胃底部以及小肠空肠段肌间神经丛中P物质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用儿宝颗粒治疗后SP含量均比模型组增加(P<0.05),其中小剂量儿宝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形态学方面,模型组与大剂量组胃肠组织有不同程度结构改变.结论儿宝颗粒可促进SP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加快生长.
推荐文章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的调节作用
大鼠
模型
厌食
胃泌素
儿宝颗粒
儿食健宝颗粒对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空肠段SP、VIP、SS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厌食症
儿食健宝颗粒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生长抑制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胃肠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儿宝颗粒 免疫组化法 Substance P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2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4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005.2005.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智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60 373 9.0 18.0
2 项晓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55 874 17.0 28.0
3 陆跃鸣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10 98 5.0 9.0
4 范乃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19 163 7.0 12.0
5 孙心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5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厌食症
儿宝颗粒
免疫组化法
Substance 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