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肝病病人血清前白蛋白(PAL)、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判定肝脏功能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照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会联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36例 (甲肝、戊肝或乙肝),轻度慢性乙型肝炎20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2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炎后肝硬化34例,慢性重型肝炎19例,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空腹抽取静脉血5mL(肝病病人均是入院第一次),检测PAL、ALB、TBA使用BAY ER-1650生化仪器及分别采用波亚、COLAB、 RANDOX试剂.检测PT使用美国ACL-200仪器及IL公司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各型肝炎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的血清前白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降低程度: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各型肝炎的血清总胆汁酸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的血清总胆汁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升高程度: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而白蛋白仅在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凝血酶原时间仅在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L 、TBA能敏感、特异快速地反映肝脏功能.同时对不同肝病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胆汁酸类和盐类
肝疾病
肝炎
肝硬化
血清总胆汁酸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总胆汁酸
肝病
临床应用价值
900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肝病
血清前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转氨酶
血清胆碱酯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世界感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6|R-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勤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传染病科 5 5 1.0 2.0
2 陈密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传染病科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45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感染杂志
双月刊
1562-3122
43-588/R
上海市水电路5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68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