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标量光场角谱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正弦高斯光束束腰半径较大时,传统光强定义下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近似成立,傍轴与非傍轴理论计算的光束质量因子变化规律完全相同;束腰半径较小时,傍轴理论计算的结果有较大误差,必须采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作修正.
推荐文章
非傍轴截断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M2因子
激光物理
非傍轴截断双曲余弦高斯光束
功率密度
M2因子
截断参数
非傍轴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
光束
非傍轴高斯光束
传输特性
初始高斯宽度
厄米-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M2因子
厄米-双曲正弦-高斯光束,厄米-正弦-高斯(HSiG)光束,M2因子,二阶矩
2类典型偏振光束的非傍轴传输因子
光束传输因子
偏振光束
非傍轴
二阶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质量因子M2的研究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光强二阶矩 光束质量因子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器件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O436.1
字数 17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05.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艳芳 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 27 229 10.0 14.0
2 刘彩霞 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 53 400 13.0 17.0
3 胡继刚 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 14 163 8.0 12.0
4 邓小玖 合肥工业大学物理系 46 351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光强二阶矩
光束质量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