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增强p53、p21基因表达水平和降低c-myc基因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以及这些基因对细胞产生效应时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中首先构建了正义的p53、p21和反义的c-myc 3种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根据析因实验设计三种载体不同剂量组合.按照组合用质粒转染细胞,然后对转染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进行检测,并采用金正均Q值法、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LSD法、聚类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量的p53、p21反义c-myc对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的程度各基因间存在差异.在各基因组合中,p21与反义c-myc,p53与反义c-myc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更强的抑制,而p53与p21之间未显示出协同作用.对三基因协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第一类组合协同作用最明显,第九类组合的抑制率最高.由此推测,作为抑癌基因的p53或CDK抑制基因p21高表达,同时原癌基因c-myc表达受到抑制,可相互协同显著增强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强p53、p21及抑制c-myc表达对MCF-7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实验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MCF-7细胞 协同抑制 p53 p21 c-myc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Q2
字数 4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20X.2005.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建利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43 386 9.0 18.0
2 王楠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2 425 12.0 20.0
3 何大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40 605 9.0 24.0
4 张海江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4 11 2.0 3.0
5 朱晓宇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CF-7细胞 协同抑制 p53 p21 c-my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2788
31-2002/Q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413
总下载数(次)
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