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是否存在及其与义县组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研究表明,凌源地区不仅存在张家口组,而且其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它们是不同构造层的产物;义县组的底部层位即为大王杖子层(尖山沟层).激光ICPMS锆石U-Pb测年得出该地区张家口组火山岩顶界年龄为132.4~130.2Ma,前人得出该地区义县组底部层位(即大王杖子层)的形成时代为126~123Ma,反映该地区张家口组顶部与义县组底界之间存在约6Ma的时间间隔.此时间间隔内研究区不仅发生了构造格架的转换,也是辽西北票-义县地区幔源高镁火山岩的主体喷发期,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也在此时期达到高潮,翼北-辽西地区该时期之后发生了热河生物群大爆发,说明该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界限.
推荐文章
辽西地区台子里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华北克拉通
锆石U-Pb年龄
花岗质片麻岩
建平群大营子组
辽西地区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的U-Pb测年及意义
U-Pb同位素测年
LA-ICP-MS
义县组
辽西凌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重新厘定及其意义--来自激光ICP-MS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张家口组 义县组 U-Pb年龄 辽西凌源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52|P597+.3
字数 6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5.02.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7)
共引文献  (1126)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2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张家口组
义县组
U-Pb年龄
辽西凌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