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改进后的治疗方法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复位时使骨折端桡侧嵌插,尺侧分离,前臂屈曲旋前位固定,矫正尺偏及尺侧斜,以恢复骨折段正常轴线,尺轴型矫枉过正成轻度桡偏.需手术者,采用改进的后内侧手术入路,不切断肱三头肌.当尺侧骨皮质塌陷明显,复位后尺侧骨折端遗留间隙过大时,同时截除部分桡侧骨折端骨质,其截除长度相当于尺侧骨皮质塌陷的高度,并需求中测携带角,以防截除桡侧骨质过多造成肘外翻.判定复位优良的标准是恢复骨折段的正常轴线,不是骨折断端的局部对正、对齐.结果:120例中98例得到1~5年随访,平均3.4年.通过摄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测量数据:CA角15.27°±3.81°,BA角28.41°±3.17°,肘内翻发生率3.34%.结论:从生物力学及小儿肱骨髁上部解剖学观测角度,肘内翻发生虽有其客观因素,但治疗时只要彻底纠正尺偏倾斜并维持复位后的稳定,可使肘内翻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推荐文章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改进治疗方法的疗效
肱骨髁
骨折
治疗方法
改进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2例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方法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76例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小儿
治疗方法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2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改进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手术 并发症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8-5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3.41
字数 22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05.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朝辉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14 119 4.0 10.0
2 刘汉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14 76 5.0 8.0
3 庞瑞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17 134 5.0 11.0
4 陈海良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14 125 5.0 11.0
5 王健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58 403 10.0 18.0
6 赖洪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13 64 4.0 7.0
7 张柳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骨科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
骨折
手术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6948
12-12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三纬路122号
6-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