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物"具有情感寄托功能和人身象征功能的基础上,精神损害赔偿机制仅仅适用于人身权受侵害的情形显然不当,为了保持民法制度功能的协调,为了实现民法最大化保护人之利益的功能,民法应当在物的损坏与精神损害赔偿之间建立关联.不过,出于法律确定性的需要,此处的"物"应当是所有权的客体,而且其具备的上述两个功能应当得到生活世界公众的普遍认可.
推荐文章
浅析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
赔偿
抚慰金
海事精神损害赔偿
海事
精神损害赔偿
范围
主体
数额
论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
分析与研究当今司法领域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司法领域
精神损害赔偿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物的损坏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联--一种功能主义的诠释
来源期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物的损坏 精神损害赔偿 侵权行为法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DF52
字数 9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205.2005.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鹏翱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6 384 8.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4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的损坏
精神损害赔偿
侵权行为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5205
61-1470/D
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西北政法大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43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