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建立东川区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泥石流形成原因,初步选择面积、相对切割度、主沟沟床比降、相对高差、主沟长度、圆状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东川区21条典型泥石流沟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出面积、圆状率、相对高差三个指标,由主成分载荷得到危险度评价公式,在ARC/INFO和ARCVIEW软件的支持下,把东川区划分为60个评价单元,计算出各个单元内的危险度总分值,依据分值划分为四个级别,重度危险区、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和基本无危险区,最后根据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原则,得到东川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推荐文章
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风险性评价研究
东川区
泥石流
风险度
危险度
易损度
ARCGIS9.0
基于GIS的北京地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GIS
泥石流
灾害
危险度区划
北京地区
昆明市东川城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东川城区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斯特拉勒面积-高程分析法
云南东川区泥石流危害现状探讨
泥石流
危害
现状
东川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IS支持下的东川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来源期刊 干旱区地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区划 GIS 东川区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表过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4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060.2005.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鹏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77 3219 32.0 45.0
2 刘洪江 云南财贸学院资环系 5 121 4.0 5.0
3 唐川 云南大学地理研究所 8 24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
危险度区划
GIS
东川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地理
双月刊
1000-6060
65-1103/X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4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8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