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准一步法",以二乙醇胺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出了超支化聚合物.将其在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作用下,运用不同的带水剂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酰胺.为了改善端基性能,对超支化聚酰胺进行端基改性.实验结果表明:第1步反应时间为1 h,以甲苯为带水剂时,第2步缩合脱水为10 h,第3步封端脱水为10 h.用FTIB分析了合成产物为预计的超支化聚酰胺和聚(酰胺-酯).不同封端剂对产物收率、产物溶解性、产物颜色等无太大影响,但对产物的黏度影响较大,封端后的产物具有较低的黏度.并通过热重分析了所得超支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推荐文章
含乙烯基超支化聚(酯-酰胺)大单体的合成
超支化
大单体
聚(酯-酰胺)
合成
超支化聚酰胺-酯单体的常温快速合成
AB2型单体
酰胺化反应
酯化反应
快速合成
反应机理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其改性
超支化聚(酰胺-酯)
邻苯二甲酸酐
二乙醇胺
封端剂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研究进展
超支化聚酰胺酯
合成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与端基改性
来源期刊 热固性树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二乙醇胺 丁二酸酐 合成 封端剂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23.6|TQ323.4
字数 22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432.2005.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封瑞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75 268 8.0 12.0
2 张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10 33 4.0 5.0
3 赵崇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学院 31 236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支化聚合物
二乙醇胺
丁二酸酐
合成
封端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固性树脂
双月刊
1002-7432
12-1159/TQ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9号
6-1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95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