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复合射孔技术是孔缝结合型超深射孔技术,可克服常规射孔的穿深浅、无法突破近井污染带、存在压实伤害等缺陷,可有效破除常规聚能射孔在岩石基体中产生的压实带.为正确评价该技术在长庆油田应用6年的效果,选择了24口复合射孔井和与之相邻且油层物性非常相近的28口常规射孔井,分5个区块,对射孔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射孔技术可使地层破裂压力平均降低3~5MPa,大大提高射孔孔道附近地层的渗透率,改造低渗、特低渗储集层的效果比常规射孔技术更为明显,并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对提高低孔、低渗油、气田产能的效果显著.图1表2参7
推荐文章
复合射孔技术在低渗油田的应用
聚能射孔
复合射孔
炸药和火药
裂缝
主要技术指标
深穿透复合射孔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与认识
深穿透
复合射孔
低产低渗透油田
应用
认识
PI调剖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调剖技术
采收率
堵水
剖面调整
深穿透复合射孔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复合射孔
高能
深穿透技术
应用
中原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射孔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长庆油田 复合射孔 常规射孔 射孔孔道 储集层 渗透率 产能 应用效果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钻井工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257.1
字数 15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5.01.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保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工程技术管理部 2 24 2.0 2.0
2 赵大华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7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庆油田
复合射孔
常规射孔
射孔孔道
储集层
渗透率
产能
应用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