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沙地草场1991~1998年鼠类群落演替.方法1991~1998年每年4~10月中旬在达拉特旗,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的不同生境内,利用直线夹日法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调查生境共有10种鼠栖息,分别为三趾跳鼠、五趾跳鼠、三趾心颅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黑线仓鼠、达乌尔黄鼠、褐家鼠和小家鼠.1991~1998年,鼠类群落结构由以喜干旱的荒漠草原鼠类为主(三趾跳鼠、小毛足鼠和子午沙鼠)演替为以较喜湿的典型草原鼠类为主(黑线仓鼠).结论鄂尔多斯沙地草场鼠类群落的演替是由于该地实行围封、种草、种树的草场改良措施,使鼠类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即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多引起的.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被和两种优势克隆半灌木的空间格局
油蒿
克隆植物
鄂尔多斯高原
羊柴
空间格局
演替
鄂尔多斯之困
鄂尔多斯
结构性危机
相关人
爆发
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季节生长格局模拟
叶片投影盖度
净第一性生产力
植物群落
鄂尔多斯高原
季节生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鼠类群落演替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鼠类群落 演替 沙地草场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12
字数 2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4692.2005.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希贤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22 191 9.0 12.0
2 董维惠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31 267 11.0 14.0
3 杨玉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32 232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鼠类群落
演替
沙地草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双月刊
1003-8280
13-1142/R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41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