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对评价正常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价值.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每只大白兔双侧后肢足背部趾蹼处注射0.2 mL欧乃影,按摩注射部位30 s.分别于造影剂注射之前及注射按摩后5、10、20、30、60、90、120 min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成像(3DCE-MRL).测量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域淋巴结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各组间及组内淋巴结信号强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淋巴管及胸导管显示清晰.腘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髂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分别于注射造影剂10、20和30 min后信号强度达到峰值.各组淋巴结的峰值信号强度有明显差异(P<0.05).双足注射部位未见炎症反应.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可以有效可靠地显示引流区域淋巴管、淋巴结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对淋巴系统病变有着潜在的诊断价值.
推荐文章
对比剂注射技术对乳腺癌磁共振间质淋巴成像的影响
乳腺癌
磁共振间质淋巴成像
注射技术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顺磁性
超顺磁性
铁磁性
肩袖撕裂诊断中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平扫
磁共振关节造影
诊断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术 造影剂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8
字数 3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69-5097.2005.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斌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 170 939 14.0 19.0
2 周正扬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 61 327 11.0 15.0
3 俞海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 28 161 8.0 11.0
4 刘长健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 7 51 5.0 7.0
5 张明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 197 457 12.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术
造影剂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69-5097
32-1169/N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