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的有效途径;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干扰素组58例,吴茱萸组60例,3组分别纠正水、电解紊乱及酸碱失衡,不给其它止泻药物.干扰素组用α-2b干扰素年龄≤1岁30万u/id,>1岁50万u/id,肌肉注射,1d1次,连用3天;吴茱萸组用吴茱萸敷脐,1d1次,连用3天;联合组上述2种药物同时应用,用法、用量相同,观察临床疗效及止泻时间.结果:联合组显效率75.8%和总有效率95.2%均高于干扰素组50%和81.0%和吴茱萸组.46.7%、78.3%,2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止泻时间联合组(2.98±0.77)d短于干扰素组(4.17±1.92)d和吴茱萸组(4.52±1.67)d,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可使病程缩短,疗效提高.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伴脱水疗效观察
儿童
腹泻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
小儿
秋季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婴幼儿
秋季腹泻
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秋季腹泻 吴茱萸 干扰素 中西医结合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4
字数 1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606.2005.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庆杰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医科 31 145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秋季腹泻
吴茱萸
干扰素
中西医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