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改造型盆地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沉积相分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剥蚀厚度恢复及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柴窝堡凹陷沉积演化特征及烃源岩特征,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带和目标.结果表明,柴窝堡凹陷北部及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在晚二叠世沉积期属于深湖-半深湖亚相;凹陷主要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位于凹陷北部,达到好-中等烃源岩级别;区内油源来自凹陷北部烃源岩,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为柴杨断褶带北部和三个山冲断带,最有利勘探目标为柴窝堡构造和阿克苏构造.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柴窝堡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及对策探讨
柴窝堡凹陷
油气勘探潜力
勘探对策
柴窝堡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研究
柴窝堡凹陷
烃源岩
沉积相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南缘柴窝堡凹陷结构特征分析
柴窝堡凹陷
达坂城次凹
博南断裂
潜伏构造
南堡凹陷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勘探方向
资源潜力
剩余资源
石油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窝堡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柴窝堡凹陷 烃源岩 沉积相 改造型盆地模拟 资源潜力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12.115|TE16
字数 4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5.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建华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03 963 18.0 24.0
2 旷理雄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1 219 9.0 12.0
4 王英明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21 2.0 2.0
7 李广才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窝堡凹陷
烃源岩
沉积相
改造型盆地模拟
资源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