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双杀基因对胆管癌细胞和裸鼠胆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质粒pWZLneoCDglytk转入胆管癌QBC939细胞,经G41 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QBC939/CD+tk细胞株,RT-PCR法鉴定CD和tk基因的表达.体外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和/或丙氧鸟苷(GCV),作用于QBC939/CD+tk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裸鼠皮下注射QBC939/CD+tk细胞,成瘤后腹腔注射前体药物,用药前后测量移植瘤的大小判断疗效.结果CD和tk基因在QBC939/CD+tk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联合5-Fc和GCV与任何单一药物相比,在较小剂量下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也相应地提高.前体药物对QBC939/CD+tk细胞早期生成的移植瘤抑制作用明显,肿瘤可完全消失,并观察到明显的局部旁观者效应.结论双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外对胆管癌细胞和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旁观者效应也很明显.
推荐文章
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胆管上皮癌
胸苷激酶
胞嘧啶
基因疗法
双自杀基因HSV-tk/CD对胆管癌体内体外旁观者效应的研究
基因疗法
旁观者效应
胞嘧啶脱氨酶
胸苷激酶
丙戊酸钠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丙戊酸
胆管肿瘤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肿瘤种植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自杀基因系统对体内外胆管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胆管肿瘤/药物疗法 基因,肿瘤抑制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2-8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5.8|Q343.1
字数 4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947.2005.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道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 127 552 10.0 16.0
2 邹声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 221 1228 15.0 22.0
3 董泾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 6 13 3.0 3.0
4 刘茂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 7 6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胆管肿瘤/药物疗法
基因,肿瘤抑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月刊
1005-6947
43-1213/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2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