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广西凭祥地区主要的马尾松食叶害虫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松艺夜蛾Hyssia adusta Draudt、松尺蠖Ectropis bistortata Goze、松叶蜂(Diprinid).对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无灾区各种食叶害虫的多样性较高,比例比较均匀,而常灾区多样性较低,以马尾松毛虫和松毒蛾为主,其它食叶害虫的比例都很小,偶灾区介于二者之间.非暴发期的多样性高可降低害虫的变动幅度.松毒蛾与松毛虫具有协同危害的特性,而其它几种马尾松食叶害虫对松毛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水平相互关系可能降低或增加松毛虫暴发的机会.增加食叶类群的多样性,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抑制松毛虫,还有利于增加天敌和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是松毛虫持续控制的研究方向.
推荐文章
多样化松林中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多样性
稳定性
昆虫群落
混交松林
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灭幼脲Ⅲ号
马尾松林
昆虫群落
多样性
薄壳山核桃林地昆虫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昆虫生态学
薄壳山核桃林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飞播马尾松林与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
马尾松
飞播林
昆虫群落
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及相互关系
来源期刊 昆虫知识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松林食叶昆虫 多样性 稳定性 种间关系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6
字数 4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52-8255.2005.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典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65 2470 31.0 48.0
2 张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74 894 19.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尾松毛虫
松林食叶昆虫
多样性
稳定性
种间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昆虫学报
双月刊
0452-8255
11-6020/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科院动物所
2-15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