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UCB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UCB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脑梗死组发病第1、3、6天及对照组的空腹血清UCB浓度.结果发病第1天脑梗死患者血清UCB浓度较对照组略为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3天和第6天UCB浓度依次下降,发病第3天较第1天UCB浓度下降(P<0.01),发病第3天UCB浓度与第6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第6天UCB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体积和发病第3天、第6天血清UCB浓度呈负相关(r3=-0.335,P<0.05;r6= -0.267,P<0.05).结论 UCB的升高有可能是机体对脑缺血损伤的防御反应.UCB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脑梗死/血液
内皮生长因子/血液
脑梗死急性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
甲状腺激素
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TNBNP与CR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
脑钠肽
脑钠肽前体N-末端肽
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结合胆红素在脑梗死急性期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非结合胆红素 钒酸盐氧化法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33
字数 2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16.2005.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继华 13 72 4.0 8.0
2 杨期明 15 45 3.0 6.0
3 熊波 26 136 8.0 11.0
4 李海鹏 24 34 4.0 4.0
5 姚晓喜 12 14 2.0 3.0
6 罗乔英 4 7 1.0 2.0
7 李青 11 39 2.0 6.0
8 黄仁彬 28 118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非结合胆红素
钒酸盐氧化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116
43-1509/R
16开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