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各烃源岩层生烃特点、成烃贡献.在川西坳陷生气量计算方法上,利用BASIMS 4.5盆地模拟软件,定量化研究了川西8个构造区带的烃源岩生烃史.研究认为,主力烃源岩是上三叠统,其生烃高峰从中侏罗世起到晚侏罗世,结合川西致密化特点确定了油气成藏期,重塑了不同区带对应于生烃高峰时期的生气量和古构造.勘探实践证实:已发现气田基本都在燕山中晚期(生烃高峰)形成的这些古隆起带上.
推荐文章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排烃特征与排烃史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烃源岩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
排烃史
古地温特征
排烃高峰
萍乐坳陷西部上古生界-下三叠统烃源岩评价
萍乐坳陷西部
海相
碳酸盐岩
煤系
烃源岩评价
高演化
成因
天然气
勘探前景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油气运移特征
油气
运移
流体势
盆地
模拟
坳陷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对比研究
四川盆地
西
坳陷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
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晚三叠世 侏罗纪 生气量 古构造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5.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烈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3 118 3.0 3.0
5 徐殿桂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 33 1.0 1.0
6 黄川 3 4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616)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1(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2(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3(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4(7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5(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6(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17(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8(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20(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西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晚三叠世
侏罗纪
生气量
古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