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乳液,再进行Mannich改性,合成两性型聚丙烯酰胺乳液,并进行因素的优选实验和产品的絮凝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聚反应中,当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6%,反应体系pH的值为7.5时,共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4.33×106;Mannich反应中,当PAM、HCHO和(CH3)2NH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2,反应温度50℃时,胺化度可达25.8%,且产品絮凝性能较佳.
推荐文章
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型纸张增强剂的制备研究
两性聚丙烯酰胺
三元共聚
枝化结构
纸张增强剂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助滤性能研究
两性聚丙烯酰胺
自由基聚合
聚合物助滤剂
助滤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两性聚电解质
两性聚丙烯酰胺
合成
性质
应用
DMC-IA-AM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对废纸的增强效果
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
混合废纸浆
增强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性型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两性型聚丙烯酰胺 乳液 反相乳液聚合 Mannich反应 絮凝性能 制备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16.33+4
字数 22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05.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明华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26 1310 20.0 31.0
2 余敏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4 55 4.0 4.0
3 庄曦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性型聚丙烯酰胺
乳液
反相乳液聚合
Mannich反应
絮凝性能
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6-396X
21-1345/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6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