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麦秸为研究对象,将其解剖分层,采用化学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相结合,对其各层进行成分分析,找出其最大差别.同时针对其表面的特殊性,采用两大类共7种不同的偶联剂对其进行处理,以探讨其胶合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整秆相比,麦秸外层厚度约占20%,其各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灰分含量比整秆高17.2%,而灰分中的SiO2含量更是明显高于整秆的一倍多,苯酚-乙醇(苯-醇)可溶物含量比麦秸整秆的高21.95%;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测试麦秸整秆的自由基比外层要高,扫描电镜(SEM)可看出麦秆外表面光滑,内表面没有角质层,利于胶滴的润湿、扩散和渗透.偶联剂KH-550对麦秸各层面的胶合均较好,尤其是对外表面的胶合强度提高很大,其他类偶联剂无明显效果.
推荐文章
麦秸秆加筋材料抗拉性能的实验研究
麦秸秆
加筋材料
极限拉力
极限延伸率
滨海盐渍土
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秸秆性质、数量及其分解的影响
CO2浓度升高
小麦秸秆
C、N分解
微生物量碳
嫌气
麦秸碎料板贴面性能研究
麦秸碎料板
贴面材料
胶黏剂
耐水性能
表面胶合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麦秸秆成分剖析及其胶合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麦秸 胶合性能 偶联剂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91
字数 32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417.2005.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定国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 194 2124 24.0 36.0
2 尤纪雪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6 814 17.0 23.0
3 连海兰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0 323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91)
二级引证文献  (35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4(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6(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7(7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8(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麦秸
胶合性能
偶联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产化学与工业
双月刊
0253-2417
32-1149/S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
28-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