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并比较小儿淋巴管瘤X线平片、CT、MRI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7例淋巴管瘤,其中行X线平片检查23例,CT17例,MRI2例,超声42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发生部位分为2组:疏松间隙组25例,体表软组织组22例.根据病理分型分为:囊性淋巴管瘤46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体表软组织内淋巴管瘤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不清之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对于腹内淋巴管瘤可见肠胀气及肠内液平.CT轴位显示胸腹壁淋巴管瘤位于颈部,呈边界欠清之不规则包块向周围肌间隙中延伸,腹内淋巴管瘤呈边界清楚之巨大包块,包块呈囊性水样密度或囊实性混合密度,其中部分可见分隔影,增强后显示更明显;部分囊内出血可显示囊性水样密度中有片状高密度影.MRI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呈现颈部淋巴管瘤大小、形态、边缘,显示病灶呈多房囊状长T1、长T2信号及其中等信号分隔影.超声显示囊状淋巴管瘤大多数呈囊性包块,少数呈囊实性包块,囊性包块中大多数可见条状强光带分隔影,彩超示分隔处可见少量血彩分布;海绵状淋巴管瘤超声呈蜂窝状回声;若淋巴管瘤合并出血,囊性包块液性暗区内有细小光点飘移;若淋巴管瘤合并感染,囊壁增厚.结论小儿淋巴管瘤以囊性、疏松间隙组中颈部及体表软组织多见,X线平片对软组织内淋巴管瘤定位、定性意义不大;CT对淋巴管瘤定位优于超声;超声对淋巴管瘤内部结构观察优于CT;MRI对于颈部淋巴管瘤定位、定性诊断占有优势.小儿淋巴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应以超声与CT或超声与MR联合检查,对病变确诊及治疗有决定意义.
推荐文章
成人精索淋巴管瘤一例
精索
淋巴管瘤
病例报告
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儿腹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
淋巴管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儿童体表淋巴管瘤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儿童
淋巴管瘤
体表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淋巴管瘤的影像诊断
来源期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管瘤/诊断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
字数 33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管瘤/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月刊
1671-6353
43-1380/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梓园路86号(湖南省儿童医院内)
42-261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9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