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0.1 mol·dm-3的盐酸为溶刘,采用荧光发光光度法,绘制了氧氟沙星及环内沙星的标准曲线,并对两种胶囊产品进行了药品含量的测定.此种方法灵敏度高,重视性好,且操作简便.对铕-环内沙星络合体系进行了荧光性质研究,并测定了pH值、Eu3+浓度等实验条件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铕与环内沙星在高浓度比、近中性条件下能够稳定的络合.在激发波长为325 nm时,在最佳条件下,铕的三个特征峰(分别位于578 m、590 nm、615 nm附近)能够被检测.而原有的环内沙星的峰邓减弱,一部分能量从环内沙星转移到Eu3+离子上.
推荐文章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砷含量
化合物
溶剂提取-荧光光谱法测定微藻油脂
微藻
油脂
荧光光谱法
吸光度
碱法皂化
酸法甲酯化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原油中砷含量
原油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测定
来源期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稀土配合物 荧光光谱法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9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333.2005.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瑞云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10 63 5.0 7.0
2 祝优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10 42 4.0 6.0
3 刘璇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1 14 1.0 1.0
4 孙梅佳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1 14 1.0 1.0
5 蔡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8 48 5.0 6.0
6 徐莉英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 10 8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稀土配合物
荧光光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技术学报
季刊
2096-3424
31-2133/N
大16开
上海是徐汇区漕宝路120号期刊社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0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