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升流式填料塔中,通过接种排硫硫杆菌形成稳定生物膜.在pH值和温度分别控制在7.0±0.1和30±2 ℃条件下,进水质量浓度分别为85.76,177.83,269.55和394.26 mg/L时,改变硫化物容积负荷(VLR)和溶解氧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和分析硫化物容积负荷与溶解氧共同作用下硫化物的去除规律、硫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单质硫的生成率,并对建立的模拟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升流式生物填料塔内废水中的硫化物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应用模拟方程,对于不同的进水浓度,都能找到一个最佳的运行工况.在硫化物去除率和单质硫的生成率达到最佳时,保持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和最小的溶解氧.
推荐文章
含硫化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单质硫的形成特性
硫化物
废水
单质硫
溶解氧
容积负荷
稳定性二氧化氯处理含硫化物和氰化物废水
二氧化氯
含硫化物废水
含氰废水
废水处理
气田水中硫化物控制指标及处理措施
气田水
硫化物
含量
硫化氢
逸散
控制指标
脱硫
处理措施
硫化物处理技术现场试验
硫化物
曝气氧化法
现场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硫化物废水在升流式填料塔中的处理及数学模拟
来源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排硫硫杆菌 升流式填料塔 硫化物 废水 单质硫 回归方程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80
页数 7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4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3-2137.2005.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季民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20 3455 32.0 47.0
2 张克强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30 3.0 4.0
6 姚传忠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7 1.0 1.0
7 沈跃 2 11 2.0 2.0
8 李野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47 3.0 3.0
9 张元玲 3 6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9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排硫硫杆菌
升流式填料塔
硫化物
废水
单质硫
回归方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大学学报
月刊
0493-2137
12-1127/N
天津大学青年公寓B座414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8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