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不同年龄的5个木兰科和1个冬青科常绿阅叶乔木树种为试材,模拟自然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并通过拟合的Logistic方程求其拐点值来估计树种的半致死温度,探讨其抗寒性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2月底采样树种的半致死温度低于9月初采样,9月初采样树种的半致死温度相差不大(-5.03℃~-6.08℃),而12月底采样树种的半致死温度相差较大(-9.86℃~-13.48℃).经过冬季低温锻炼,除3年生的乐昌含笑和金叶含笑的半致死温度略高于-10℃外,其余均低于-11℃,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加.6个供试树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深山含笑、阔瓣含笑、乳源木莲>大叶冬青>金叶含笑、乐昌含笑.
推荐文章
南京地区5个常绿阔叶树种的抗寒性评价
南京
常绿阔叶树种
低温
抗寒性
南京地区12种常绿阔叶树种冬季抗寒性动态变化
常绿阔叶树种
抗寒性
电导法
动态变化
南京
南京地区引种的6种常绿阔叶树种抗寒性测试
南京
常绿树种
抗寒性
电导法
越冬适应性
5种常绿阔叶植物在北京越冬的抗寒性研究
常绿阔叶植物
相对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个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抗寒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常绿阔叶乔木 电导法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2,1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
字数 3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05.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建辉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141 3240 31.0 51.0
2 田如男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57 459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70)
二级引证文献  (299)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3(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绿阔叶乔木
电导法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1914
53-1218/S
云南昆明小坝白龙寺3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