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HBsAg,抗-HCV,抗-HCV采用ELISA法,梅毒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6.48%,其中HBsAg、抗- HCV阳性率分别为15.39%、1.79%.结论输血前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既能为避免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提供依据,又能为促使医院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临床分析
输血传播性疾病
受血者
输血前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分析
受血者
传播性疾病
检测意义
干预性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传播疾病
医疗安全
院内感染
职业暴露
优生优育
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输血 血液传播性疾病 疾病标志物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R446.62
字数 1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4118.2005.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勋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血
血液传播性疾病
疾病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季刊
1008-4118
37-1289/R
大16开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大学路1950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