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二连盆地主要生油凹陷中泥、砂岩的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本区油气运移作用,总结了主力烃源层的油气运移特征.主要的认识为:1)本区下白垩统K1ba和K1bt12套成熟烃源岩排烃率可以达到32%~72%,是主力排烃层.进入生油高峰阶段的Ⅰ类生油凹陷有良好的生烃与排烃条件,具有形成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能力;2)根据泥岩压实曲线和粘土矿物变化等资料分析认为,快速压实阶段是排烃(油气初次运移)的最佳时期;3)从烃源岩生油期与排烃期的匹配关系分析,二连盆地只有Ⅰ类生油凹陷的成油带与泥岩快速压实阶段相吻合,构成油气生成与运移的良好匹配关系;4)油源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二次运移的重要通道,特别是K1bt1/K1ba不整合面具有良好的孔渗条件,其不整合面上、下的各种类型圈闭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5)通过油气运移效应分析认为,乌里雅斯太凹陷原油运移效应最高,其次为阿南、赛汉塔拉、额仁淖尔凹陷,而巴音都兰和吉尔嘎郎图凹陷的原油未发生长距离运移.
推荐文章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油气运移特征
油气
运移
流体势
盆地
模拟
坳陷
四川盆地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气藏地震特征
阿尔善
凹陷
气藏
地震数据分析
地震模型
正演
地质模型
松辽盆地西斜坡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构造运动
地震泵作用
分形
松辽盆地
西斜坡
基于GIS的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运移路径模拟
地理信息系统
松辽盆地
晚白垩世
深层气
油气运移
路径
运移时间
三维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油气运移特征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下白垩统 二连盆地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5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5.02.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98)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运移
下白垩统
二连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