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两个由短肢墙、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板和梁组成的空间组合体结构模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采取两种不同构造方案共计4个顶层端节点的受力性能、传力机理以及进入节点区梁、墙肢钢筋的实测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肢墙顶层端节点上部钢筋的粘结环境很差,梁端受弯屈服后,随着反复荷载作用,充分受力的负弯矩梁筋极易在节点顶部发生粘结退化甚至粘结失效,这种梁筋粘结明显退化和失效将对组合体的整体抗震性能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短肢墙顶层端节点的传力机理不同于普遍框架柱节点,桁架机构是这类节点的主导传力机构;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短肢墙顶层端节点的构造措施提出了设计建议.
推荐文章
短肢剪力墙结构顶层端节点的空间受力研究
短肢剪力墙
顶层端节点
空间受力分析
短肢墙预应力楼盖体系墙端弯矩增大系数的试验
短肢剪力墙
墙端弯矩增大系数
受扭梁
肢厚比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研究
预应力
短肢
剪力墙
拟静力法
试验
钢纤维高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纤维
无粘结预应力
扁梁框架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短肢墙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结构顶层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短肢剪力墙 无粘结预应力 顶层端节点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311.3|TU317.1|TU378
字数 4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869.2005.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绍良 105 2101 26.0 43.0
2 王飞 22 361 8.0 19.0
3 游渊 5 38 4.0 5.0
4 傅剑平 67 800 15.0 26.0
5 余向前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短肢剪力墙
无粘结预应力
顶层端节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相关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law.ddvip.com/law/2006-09/11584979384040.html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